一文搞懂JS数字向上取整,码住不亏!

2025-01-06 09:01:12

一、JS 数字向上取整是什么?

图片8.jpg

二、Math.ceil () 函数:最常用的取整利器

(一)语法与参数

在 JavaScript 中,进行数字向上取整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借助 Math.ceil() 函数。它的语法超级简单,就是 Math.ceil(x),这里的 x 就是你想要取整的那个数字,不过要特别注意啦,x 必须得是数值类型哦,如果传进去的不是数值,JavaScript 会很智能地先尝试把它强制转换成数值类型,要是转换后成了 NaN(Not a Number),那 Math.ceil() 函数也只能无奈地返回 NaN 啦。咱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,比如说有个数字 3.2,想要对它向上取整,代码就可以写成这样:运行这段代码,你就会得到 4 这个结果,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呢?

(二)正负数值取整实例再看看正数的情况,要是你有个数字 2.5,使用 Math.ceil() 函数来取整:

这里得到的结果就是 3,因为 Math.ceil() 会把小数部分直接进位,给你返回大于等于原数的最小整数。那负数呢?假如有个数字 -1.8,代码如下:这时候得到的结果是 -1。对于负数,Math.ceil() 函数同样是返回大于等于原数的最小整数,也就是说,它会朝着数轴正方向,找到第一个整数,这里就是 -1 啦。通过这几个小例子,相信你已经对 Math.ceil() 函数的基本用法有了清晰的认识,后面咱们再接着探索更多有趣的知识。

三、容易踩坑?这些细节要注意

(一)浮点数计算精度问题

在使用 Math.ceil() 函数,或者说在 JavaScript 中进行数字处理的时候,有个特别容易踩坑的地方,那就是浮点数的计算精度问题。咱们都知道,计算机在存储和计算浮点数的时候,是用二进制来表示的,而有些十进制的小数在转换成二进制的时候,会出现无限循环的情况,没办法精确表示。这就导致在进行浮点数运算的时候,结果可能和咱们预期的不太一样。比如说,你看这个例子:在数学里,2.1 / 0.7 明明应该等于 3,但在 JavaScript 里,你运行代码就会发现,num3 的结果可能是 2.9999999999999996,再用 Math.ceil() 函数向上取整,得到的 result3 就变成 3 了,虽然这次侥幸结果正确,但要是情况再复杂点呢?很容易就出错了。要是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,比如金融计算,那可就出大问题了。这时候咱们就得想些办法来解决,像把浮点数先放大成整数,计算完再缩小回去,就能避免这种精度丢失。要是和其他编程语言对比,比如说 PHP,它里面有个 round() 函数,在处理浮点数精度上就有自己的一套逻辑,通常能得到更符合数学直觉的结果。所以在 JavaScript 里处理浮点数运算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多做些额外的处理,确保结果的准确性。

(二)与其他取整函数的混淆点

除了 Math.ceil() 函数,JavaScript 里还有几个和取整相关的函数,像 Math.floor() 和 Math.round(),这几个函数特别容易混淆,一不小心就用错了。Math.floor() 函数是向下取整,它会返回小于等于原数的最大整数,比如说:这里 result4 的结果就是 4,它直接把小数部分舍去了。再看 Math.round() 函数,它遵循的是四舍五入的规则,把数值变成最接近的整数,像这样:result5 就是 5,因为 4.7 的小数部分大于等于 0.5,所以就进位了。要是 4.3 用 Math.round() 函数来取整:得到的 result6 就是 4,小数部分小于 0.5 就舍去了。对比这几个函数,Math.ceil() 是向上取整,只要有小数部分就进位;Math.floor() 是向下取整,直接舍去小数;Math.round() 是四舍五入。在实际开发的时候,一定要根据需求选对函数,要是该向上取整的时候用了向下取整,那数据可就全错啦,后续的业务逻辑也会跟着出问题,所以千万别小瞧了这些函数的区别。

四、自定义函数实现向上取整

(一)基础自定义函数

要是觉得 Math.ceil() 函数还不够灵活,咱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写个函数来实现向上取整的功能。比如说,下面这个函数:这里的 num 就是咱们要取整的数字,而 precision 呢,它可是个厉害的角色,可以用来指定精度,也就是小数点后的位数。要是 precision 不传或者传个 0,那就相当于直接对数字向上取整,和 Math.ceil() 效果差不多。咱们拿 3.2 来试试,代码这么写:运行之后,得到的结果就是 4。要是想保留一位小数再向上取整,那就把 precision 设成 1,像这样:这时候 result8 的结果就是 3.3 啦,是不是很方便,能够根据咱们的需求灵活地对数字进行处理,满足各种不同场景的要求。

(二)ES6 及位运算实现方式

在 ES6 里,又有了一些新的玩法来实现向上取整。比如说,利用 Math.trunc() 函数,咱们可以这么写一个 ceil 函数:这个函数的原理其实就是先把负数变成正数,用 Math.trunc() 去掉小数部分,再变回负数,就相当于向上取整了。来试试用它对 3.7 取整:得到的结果就是 4。还有一种更 “神奇” 的位运算的方法,代码如下:这里的 ~~ 操作符会把数字转换成整数,再加上 1 就实现了向上取整。拿 2.3 来测试一下:结果是 3。不过这种位运算的方法虽然代码简洁,但可阅读性稍微差一些,要是团队里其他小伙伴不太熟悉位运算,看到这代码可能得琢磨一会儿。和 Math.ceil() 函数比起来,自定义函数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定制化,像刚刚说的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再取整,Math.ceil() 就做不到;而 Math.ceil() 作为 JavaScript 原生函数,兼容性好,代码简洁易懂,在大多数常规场景下直接用它就很方便,不用咱们再去费心思写自定义函数,各有各的优势,在实际开发中就看具体情况来选择啦。

五、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

(一)数据分页计算

在网页开发中,数据分页是个很常见的功能。比如说咱们有个新闻列表页面,后台数据库里存了好多篇新闻,要在前端一页一页地展示给用户看。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向上取整啦。假设咱们知道总共有 123 篇新闻,每页打算显示 10 篇,那怎么算出总页数呢?代码可以这么写:运行之后,就会得到 13 页。要是不用 Math.ceil() 函数,直接用除法取整,那就会少算一页,有些新闻就没办法展示给用户了。所以在这种数据分页的场景下,向上取整能确保所有的数据都能合理地分页展示,给用户提供完整的信息,提升用户体验。要是和后端开发配合的话,后端传过来数据总量,前端根据设定的每页显示数量,用 Math.ceil() 函数算出总页数,就能无缝对接分页功能,让整个网页的数据展示既准确又流畅。

(二)电商折扣计算

在电商领域,数字向上取整也有不少用武之地。比如说,有个商品促销活动,满 200 减 50,现在有个商品价格是 199 元,虽然没达到满减条件,但为了吸引顾客,商家想让顾客看到折扣后的价格尽量优惠,这时候就可以先计算折扣比例,再算出折扣后的价格并向上取整。代码实现如下:这里先算出折扣金额 discount,再用原价减去折扣金额,最后用 Math.ceil() 函数向上取整得到 finalPrice,结果就是 150 元。这样既让顾客感受到了优惠力度,又在价格计算上符合电商业务的逻辑,保证了数据的合理性。要是在电商平台的购物车结算、商品详情页价格展示等多处地方,都合理运用向上取整,就能让整个价格体系看起来更规整,顾客也更容易理解,有助于提升购物转化率,对电商业务的发展可是有着不小的助力呢。

六、总结与拓展

咱们这一趟关于 JavaScript 数字向上取整的学习之旅,可真是收获满满!重点知识都在这儿啦:首先就是 Math.ceil() 函数,它作为取整界的 “大明星”,语法简单易懂,参数得是数值类型,用它对正数、负数取整都轻松拿捏,记住它是返回大于等于原数的最小整数哦。不过在使用过程中,浮点数计算精度问题和与其他取整函数的混淆点这俩 “小坑” 得避开,浮点数精度丢失可能让结果 “跑偏”,像 Math.floor() 向下取整、Math.round() 四舍五入,各有各的规则,千万别弄混。要是 Math.ceil() 不能满足需求,咱还能自定义函数,基础自定义函数能指定精度取整,ES6 及位运算实现方式代码简洁但阅读性有差异,根据场景选就对了。在实际开发里,数据分页计算靠它能确保新闻、商品等数据完整分页展示,电商折扣计算用它让价格优惠又合理,提升用户体验和购物转化率。这还只是 JavaScript 数字处理的冰山一角呢!要是你想深入学习,《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》这本书可不能错过,里面对数学函数、数据类型处理有超详细讲解;还有 MDN(Mozilla Developer Network)官网,各种 JavaScript 知识权威又全面,随时查阅超方便。多在实际项目里用用这些知识,动手敲敲代码,加深理解。最后,给大家留个小互动话题:在你过往的开发经历中,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数字取整没处理好,导致业务逻辑出问题的情况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咱们一起交流,共同成长,让代码之路越走越顺!

一、JS 数字向上取整是什么?

二、Math.ceil () 函数:最常用的取整利器

(一)语法与参数

在 JavaScript 中,进行数字向上取整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借助 Math.ceil() 函数。它的语法超级简单,就是 Math.ceil(x),这里的 x 就是你想要取整的那个数字,不过要特别注意啦,x 必须得是数值类型哦,如果传进去的不是数值,JavaScript 会很智能地先尝试把它强制转换成数值类型,要是转换后成了 NaN(Not a Number),那 Math.ceil() 函数也只能无奈地返回 NaN 啦。咱们来举个简单的例子,比如说有个数字 3.2,想要对它向上取整,代码就可以写成这样:运行这段代码,你就会得到 4 这个结果,是不是很容易理解呢?

(二)正负数值取整实例再看看正数的情况,要是你有个数字 2.5,使用 Math.ceil() 函数来取整:

这里得到的结果就是 3,因为 Math.ceil() 会把小数部分直接进位,给你返回大于等于原数的最小整数。那负数呢?假如有个数字 -1.8,代码如下:这时候得到的结果是 -1。对于负数,Math.ceil() 函数同样是返回大于等于原数的最小整数,也就是说,它会朝着数轴正方向,找到第一个整数,这里就是 -1 啦。通过这几个小例子,相信你已经对 Math.ceil() 函数的基本用法有了清晰的认识,后面咱们再接着探索更多有趣的知识。

三、容易踩坑?这些细节要注意

(一)浮点数计算精度问题

在使用 Math.ceil() 函数,或者说在 JavaScript 中进行数字处理的时候,有个特别容易踩坑的地方,那就是浮点数的计算精度问题。咱们都知道,计算机在存储和计算浮点数的时候,是用二进制来表示的,而有些十进制的小数在转换成二进制的时候,会出现无限循环的情况,没办法精确表示。这就导致在进行浮点数运算的时候,结果可能和咱们预期的不太一样。比如说,你看这个例子:在数学里,2.1 / 0.7 明明应该等于 3,但在 JavaScript 里,你运行代码就会发现,num3 的结果可能是 2.9999999999999996,再用 Math.ceil() 函数向上取整,得到的 result3 就变成 3 了,虽然这次侥幸结果正确,但要是情况再复杂点呢?很容易就出错了。要是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,比如金融计算,那可就出大问题了。这时候咱们就得想些办法来解决,像把浮点数先放大成整数,计算完再缩小回去,就能避免这种精度丢失。要是和其他编程语言对比,比如说 PHP,它里面有个 round() 函数,在处理浮点数精度上就有自己的一套逻辑,通常能得到更符合数学直觉的结果。所以在 JavaScript 里处理浮点数运算,一定要多留个心眼,多做些额外的处理,确保结果的准确性。

(二)与其他取整函数的混淆点

除了 Math.ceil() 函数,JavaScript 里还有几个和取整相关的函数,像 Math.floor() 和 Math.round(),这几个函数特别容易混淆,一不小心就用错了。Math.floor() 函数是向下取整,它会返回小于等于原数的最大整数,比如说:这里 result4 的结果就是 4,它直接把小数部分舍去了。再看 Math.round() 函数,它遵循的是四舍五入的规则,把数值变成最接近的整数,像这样:result5 就是 5,因为 4.7 的小数部分大于等于 0.5,所以就进位了。要是 4.3 用 Math.round() 函数来取整:得到的 result6 就是 4,小数部分小于 0.5 就舍去了。对比这几个函数,Math.ceil() 是向上取整,只要有小数部分就进位;Math.floor() 是向下取整,直接舍去小数;Math.round() 是四舍五入。在实际开发的时候,一定要根据需求选对函数,要是该向上取整的时候用了向下取整,那数据可就全错啦,后续的业务逻辑也会跟着出问题,所以千万别小瞧了这些函数的区别。

四、自定义函数实现向上取整

(一)基础自定义函数

要是觉得 Math.ceil() 函数还不够灵活,咱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写个函数来实现向上取整的功能。比如说,下面这个函数:这里的 num 就是咱们要取整的数字,而 precision 呢,它可是个厉害的角色,可以用来指定精度,也就是小数点后的位数。要是 precision 不传或者传个 0,那就相当于直接对数字向上取整,和 Math.ceil() 效果差不多。咱们拿 3.2 来试试,代码这么写:运行之后,得到的结果就是 4。要是想保留一位小数再向上取整,那就把 precision 设成 1,像这样:这时候 result8 的结果就是 3.3 啦,是不是很方便,能够根据咱们的需求灵活地对数字进行处理,满足各种不同场景的要求。

(二)ES6 及位运算实现方式

在 ES6 里,又有了一些新的玩法来实现向上取整。比如说,利用 Math.trunc() 函数,咱们可以这么写一个 ceil 函数:这个函数的原理其实就是先把负数变成正数,用 Math.trunc() 去掉小数部分,再变回负数,就相当于向上取整了。来试试用它对 3.7 取整:得到的结果就是 4。还有一种更 “神奇” 的位运算的方法,代码如下:这里的 ~~ 操作符会把数字转换成整数,再加上 1 就实现了向上取整。拿 2.3 来测试一下:结果是 3。不过这种位运算的方法虽然代码简洁,但可阅读性稍微差一些,要是团队里其他小伙伴不太熟悉位运算,看到这代码可能得琢磨一会儿。和 Math.ceil() 函数比起来,自定义函数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定制化,像刚刚说的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再取整,Math.ceil() 就做不到;而 Math.ceil() 作为 JavaScript 原生函数,兼容性好,代码简洁易懂,在大多数常规场景下直接用它就很方便,不用咱们再去费心思写自定义函数,各有各的优势,在实际开发中就看具体情况来选择啦。

五、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

(一)数据分页计算

在网页开发中,数据分页是个很常见的功能。比如说咱们有个新闻列表页面,后台数据库里存了好多篇新闻,要在前端一页一页地展示给用户看。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向上取整啦。假设咱们知道总共有 123 篇新闻,每页打算显示 10 篇,那怎么算出总页数呢?代码可以这么写:运行之后,就会得到 13 页。要是不用 Math.ceil() 函数,直接用除法取整,那就会少算一页,有些新闻就没办法展示给用户了。所以在这种数据分页的场景下,向上取整能确保所有的数据都能合理地分页展示,给用户提供完整的信息,提升用户体验。要是和后端开发配合的话,后端传过来数据总量,前端根据设定的每页显示数量,用 Math.ceil() 函数算出总页数,就能无缝对接分页功能,让整个网页的数据展示既准确又流畅。

(二)电商折扣计算

在电商领域,数字向上取整也有不少用武之地。比如说,有个商品促销活动,满 200 减 50,现在有个商品价格是 199 元,虽然没达到满减条件,但为了吸引顾客,商家想让顾客看到折扣后的价格尽量优惠,这时候就可以先计算折扣比例,再算出折扣后的价格并向上取整。代码实现如下:这里先算出折扣金额 discount,再用原价减去折扣金额,最后用 Math.ceil() 函数向上取整得到 finalPrice,结果就是 150 元。这样既让顾客感受到了优惠力度,又在价格计算上符合电商业务的逻辑,保证了数据的合理性。要是在电商平台的购物车结算、商品详情页价格展示等多处地方,都合理运用向上取整,就能让整个价格体系看起来更规整,顾客也更容易理解,有助于提升购物转化率,对电商业务的发展可是有着不小的助力呢。

六、总结与拓展

咱们这一趟关于 JavaScript 数字向上取整的学习之旅,可真是收获满满!重点知识都在这儿啦:首先就是 Math.ceil() 函数,它作为取整界的 “大明星”,语法简单易懂,参数得是数值类型,用它对正数、负数取整都轻松拿捏,记住它是返回大于等于原数的最小整数哦。不过在使用过程中,浮点数计算精度问题和与其他取整函数的混淆点这俩 “小坑” 得避开,浮点数精度丢失可能让结果 “跑偏”,像 Math.floor() 向下取整、Math.round() 四舍五入,各有各的规则,千万别弄混。要是 Math.ceil() 不能满足需求,咱还能自定义函数,基础自定义函数能指定精度取整,ES6 及位运算实现方式代码简洁但阅读性有差异,根据场景选就对了。在实际开发里,数据分页计算靠它能确保新闻、商品等数据完整分页展示,电商折扣计算用它让价格优惠又合理,提升用户体验和购物转化率。这还只是 JavaScript 数字处理的冰山一角呢!要是你想深入学习,《JavaScript 高级程序设计》这本书可不能错过,里面对数学函数、数据类型处理有超详细讲解;还有 MDN(Mozilla Developer Network)官网,各种 JavaScript 知识权威又全面,随时查阅超方便。多在实际项目里用用这些知识,动手敲敲代码,加深理解。最后,给大家留个小互动话题:在你过往的开发经历中,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数字取整没处理好,导致业务逻辑出问题的情况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,咱们一起交流,共同成长,让代码之路越走越顺!


声明:此篇为墨韵科技原创文章,转载请标明出处链接: https://360jidan.com/anli/4674.html
  • 网站建设
  • SEO
  • 信息流
  • 短视频
合作伙伴
在线留言
服务热线

服务热线

15879069746
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
在线留言